2013年10月1日 星期二

氧氣



氧氣(英文是Oxygen gasDioxygen分子式O2)是氧元素最常見的單質形態,在標準狀況下是無色無味無臭的氣體
地殼中,氧則是含量最豐富的元素。氧不僅佔了質量的89%,也佔了空氣體積的20.9%。

分布

相對地冷的海洋有比較多的O2

地球空氣中大約含有體積為20.947%的以單質形式存在的氧氣。

大氣層氧氣的歷史

地球的大氣層形成初期是不含氧氣的,原始大氣是還原性的,充滿了甲烷等氣體直到25億年前O2開始在大氣層中逐漸積累。

大氣層氧氣的出現源於兩種作用。
一個是非生物參與的水的光解,一個是生物參與的光合作用

生物的光合作用對大氣層的影響巨大。它造成了大氣層由還原氛圍向氧化氛圍的轉變。使得水光解產生的氣能重新被氧化為水回到地球而不至於擴散到外太空去,從而防止了地球上的水的流失。同時光合作用也加速了大氣層氧氣的積累,深刻地改變了地球上物種的代謝方式和形態。大氣層含氧量在石炭紀的時候一度上升到了35%! 氧氣含量的增加造成了依賴於滲透方式輸氧的昆蟲在形態上的巨型化。在石炭紀曾出現過翼展達一米的巨脈蜻蜓

氧氣是由約瑟夫·普利斯特里卡爾·威廉·舍勒獨立發現的。雖然卡爾比約瑟夫早發現一年,但由於約瑟夫首先發表論文,所以很多人仍然認為是約瑟夫首先發現的。另有說法認為氧氣首先由中國馬和發現。

氧氣的英文名是「Oxygen」,由拉瓦錫定名於1777年,拉瓦烯利用氧氣所進行的試驗在燃燒腐蝕的方面打敗了當時流行的燃素說

在工業上,氧氣是通過分餾液態空氣製備的,同時使用分子篩除去二氧化碳氮氣。也可以通過電解水等其他方式製備氧氣。

毒性

雖然呼吸需要氧氣,但是人和動物長期待在高壓氧艙中,或者呼吸純氧會發生氧氣中毒,造成神經中毒的現象。其毒理過程為肺部毛細管屏障被破壞,導致肺水腫、肺淤血和出血,嚴重影響呼吸功能,進而使各臟器缺氧而發生損害。

危險性

高濃度的氧氣能促進火迅速燃燒。氧化劑被火接近時就可能引起火災和爆炸的危險。氧本身不是燃料,但氧化劑卻是一種燃料,如過氧化物,氯酸鹽硝酸鹽高氯酸鹽,和重鉻酸鹽,它們可以引起大火。 另外阿波羅1號火災引致三名太空人喪生的事件,就是因為指揮艙中含百分之百濃度的氧,迅速引起大火,三名太空人短短在17秒被大火燒死。

用途:氧氣的運用包括鋼鐵的冶煉、塑料紡織品的製造以及作為火箭推進劑與進行氧氣療法,也用來在飛機潛艇太空船潛水中維持生命。

  • 生物呼吸
  • 應用於冶金和化工中
  • 和乙炔混合,可切割或焊接鋼材
來源: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zh-tw/%E6%B0%A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