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4日 星期二

認識颱風3

什麼叫颱風眼?其形狀及大小為何?

        颱風眼為中心氣壓最低之處,其形狀大部分呈圓形、橢圓形、卵形、開口眼和多邊形等五種,其平均直徑約為45公里左右,最小的為10至20公里,大的可達100至150公里,即使是同一颱風,於不同時刻,其眼的直徑也不同,在大多數情況下,颱風眼的大小有隨颱風的增強而逐漸縮小的趨勢。在此區域內既無狂風亦無暴雨,天上僅有薄雲,能見天日或星斗。當颱風眼通過某地時,常被誤認為颱風已過去,實則此時係在颱風眼內,約二、三十分鐘後,狂風暴雨又會再度出現,颱風眼經過前與經過後的風向恰恰相反。


為什麼颱風有眼?

         颱風眼的形成,係由於颱風內的風是反時針方向吹動,使中心空氣發生旋轉,而旋轉時所造成之離心力,與向中心旋轉吹入之風力互相平衡抵消,而使強風不能再向中心聚合,因此形成颱風中心數十公里範圍內的無風現象,而且因為有空氣下沉增溫現象,導致雲消雨散而成為颱風眼(如圖3)。
白色颱風環流中之黑點即為颱風眼
圖3 白色颱風環流中之黑點即為颱風眼

 颱風中心氣壓愈低是否就表示颱風愈強烈?

         一般來說,颱風中心氣壓愈低,在颱風範圍內氣壓梯度愈大,所以風自然也愈猛烈。換句話說,就是中心氣壓愈低,和颱風邊緣的氣壓相比,其差值愈大,風速亦愈大。因為風是從氣壓較高之處流向氣壓較低之處,正好像水從高處流向低處一樣,高低差愈大,水流愈快,所以颱風中心氣壓愈低,風速亦愈大;風速愈大,颱風愈強烈。

颱風裏各處的風是否都一樣大?

颱風裏各處的風速並不是都一樣大,在颱風中心(颱風眼)內為平靜無風,但在颱風眼邊緣處卻是風速最強的地方。氣象局發布的颱風警報中,常提及近中心附近最大風速每秒若干公尺,就是指此處的風速。從最大風速帶再向外,風速漸漸減弱。所以說,在颱風暴風範圍內的風力並非呈均勻對稱分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